活动也实时在全网媒体平台进行了直播,观看人数超135万,引发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杨敏·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高品质的饮用水,我们的身体健康才能有保障。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杨敏研究员长期从事饮用水研究:在上海,他们搞清楚了自来水嗅味的来源,并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市民喝到了更加可口的水;在北京,他们找到了部分小区自来水出现“黄水”的原因,并为北京自来水管网更安全地使用南水北调的水献策;对广大农村地区,他们研发了更高效更简便去除水中砷、氟的方法,并将该技术推广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傅向东·破译水稻少肥多产的密码
“民以食为天”,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矮化、半矮化育种“绿色革命”,让全球大多数人满足了能吃饱饭这个最淳朴的愿望。但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绿色革命”的一些弊病也逐渐显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化肥的过多使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的傅向东研究员深入研究了绿色革命相关基因为什么会高产并对肥料不敏感的机制,发现了多个影响水稻生长和肥料利用的基因,并将这些发现运用到育种中,最终培育出了能少吃肥料多打粮的水稻新品种。
张双南·文化自信,需要科学自信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张双南研究员的日常工作是仰望星空、探索宇宙,但这次他特意准备了一场关于文化自信和科学自信的精彩演讲。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民族来讲非常重要,而现代文明的核心正来自科学技术,归根结底就是基础科学研究。因此,少了科学自信,就难有文化自信。只有从源头上面拥有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动机,也就是基础研究,通过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进展一步一步建立我们中国的科学自信,就必定能给我们带来现代的文化自信。
胡义波·大熊猫走到演化尽头了吗?
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动物明星。但是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大熊猫走进了演化的死胡同,应该放任它们灭绝,把资源放到其他动物身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胡义波研究员长期从事大熊猫研究和保护,他从种群数量、遗传多样性、繁殖能力以及食性四个方面做出了回答:大熊猫并没有走到演化的尽头,致使其濒危的主要因素是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而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大熊猫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朱冰·表观遗传,基因组以外的世界
从“为什么生命需要一个爸爸、也需要一个妈妈”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问题讲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朱冰研究员介绍了表观遗传,这种能够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生命机制。以甲基化为代表的表观遗传信息在细胞中能够代际传递下去,但是在传递过程中又可能会出现丢失,而这恰恰与衰老的进程息息相关,是人体内最好的标记年龄的分子时钟。在未来,或许通过对表观遗传的研究,能够找到特定的手段来逆转人体衰老时钟的滴答声。
陈海生·给电网装上空气“充电宝”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无论是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我国的“双碳”目标,都需要我们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的不可控性会对电网运行带来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在电网中加入足够的储能设备。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的陈海生研究员通过思路创新,提出了不需要燃料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并经过从基础研究、样机研制、工程示范的不懈探索,最终实现了从装机功率从1千瓦到100兆瓦的跨越,已在全国建成了6台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本场主持人是来自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北京科普宣传大使段玉龙,他生动活泼的主持搭建起了科学探索与大众关注之间的桥梁。
第一轮圆桌·破题(傅向东研究员、张双南研究员)
除主题演讲外,“使命之心”活动还围绕“基础科学之使命”,特别策划了“破题”“求解”两场圆桌对谈。发表演讲的科学家们围绕“何为基础科学研究的使命”“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地位”“基础研究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如何鼓励未来的科学家树立使命感”等议题,以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方式进行了深度探讨。
第二轮圆桌·求解(朱冰研究员,陈海生研究员,胡义波研究员)
基础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的突破。联合国在第76届大会上宣布了2022年为“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着重强调了基础科学对研究、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指出“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加速演进,面对新时期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需求。2021年,中国科学院制定了“基础研究十条”,推出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新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根基与源泉。
为了让更多公众了解基础科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将于2022年持续推出基础科学专场演讲活动,邀请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登台分享他们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经历和感悟,提升公众对基础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激发青少年参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兴趣,为下一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埋下火种。
“使命之心”活动为系列的第二场,主题围绕中国科学院在新时期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致力于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中最紧迫的科学问题和世界前沿科学前沿难题。首场“创新之刃”于2月26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