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规划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十四五”时期“一三五”规划

  一、定位 

  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强信息化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构建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促进科研模式转变和科学思想传播,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与应用交叉学科领军人才,成为信息核心技术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系统研发、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的一流信息中心,引领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 

  二、重大突破 

  1.   中国科技云-新一代智能融合的科研信息基础设施 

  (1) 研究内容 

  研究云网融合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架构、关键技术与核心设备,研制支撑科研全要素按需互联计算的新型科研信息基础设施,研发大规模多维资源智能运管与服务适配系统,突破全球开放科学云资源动态集成与联邦机制,实现科学数据的高效传输、存储与计算服务。 

  (2) 创新目标 

  构建开放融合、动态演进的新一代中国科技云系统架构与系统,实现100Gbps骨干传输与10Gbps接入,建成百PB级分布式存储;形成算力开放汇聚与云服务平台,聚合超过1000PFlops计算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多维资源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形成开放汇聚的应用服务生态;构建连接超30个国际国内资源与服务节点的全球开放科学云(GOSC)平台,服务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   开放融合的科学大数据基础平台与体系 

  (1) 研究内容 

  研究科学数据发现、获取、分析、利用的机制、规范与平台,突破跨学科数据存储共享、语义融合、分布式科学数据可信分析等关键技术,建设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构建面向新型科研范式的融合科学数据网络,建设领先的院科学数据中心体系,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科研范式升级变革与创新能力提升。 

  (2) 创新目标 

  形成系统化科学数据中心体系架构,支撑我院科学数据治理体系建立与能力提升;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数据管理、分析方面形成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开源软件;初步形成自主研发的融合科学数据网络,覆盖不少于20个国家/院科学数据中心,不少于8个领域的百亿级科学数据语义记录,支撑3个以上示范应用。 

  3.   科研管理智慧决策与科学传播平台 

  (1) 研究内容 

  服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与科研院所治理能力提升,研究管理信息化工程理论与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研发智能科研管理服务平台与覆盖科研管理全过程管理大数据中心,建设“数字孪生”中国科学院,全面提升智慧决策服务能力;打造媒体融合的新一代网络传播与人才教育阵地,推动科学传播与人才高地建设向纵深发展,为中科院科技创新工作赋能。 

  (2) 创新目标 

  形成支撑业务场景灵活重构、按需服务的“软件定义管理”体系,支持治理模式动态快速调整,提升新一代ARP智能服务能力;推出可应对复杂多变应用场景,支撑语义重构的场景化分析模型;构建支持信创生态验证平台,服务自主科研管理软件的应用适配的实验床;建设可控可管、融合智能的全媒体信息宣传和科普云平台,年传播量超过40亿。 

  三、重点培育方向 

  1.   互联网信息传播机制及应用 

  研究互联网信息传播理论和模型,搭建互联网信息传播分析、评估系统,建立科学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信息传播影响力评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2.   适配国产异构计算系统的自主高性能计算软件生态 

  研究国产异构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算法及实现关键技术,研制异构系统的应用中间件和基础并行算法库,实现高性能计算软件应用环境,面向重点应用领域形成具备E级能力的系列高性能计算软件;结合领域应用与高性能计算学科需求,培养交叉人才。 

  3.   智能融合的网络安全保障技术与系统 

  面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需求,研究智能网络安全监测防御与验证授权技术,研制自适应主动安全监测防护系统,实现攻击实时检测、溯源与防护,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4.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与试验平台 

  研究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突破网络测量分析、高效数据平面、多维资源管控、高性能传输协议等技术,研制相关原型系统,构建软件定义试验网络基础平台,推进技术在产业应用。 

  5.   数据智能计算与可视分析 

  研究跨学科科学数据的知识抽取与关联挖掘方法、大规模复杂网络的分析决策方法与异构加速、复杂信息异构图谱融合和科学数据特征表达可视化方法,突破跨学科知识网络构建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构建多源数据深度信息挖掘与展示平台,实现支持多学科协作的创新性信息化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