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现实理想

2013-02-04 09:22 | 放大 缩小

------ 观文献记录片《信仰》后感

本来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网上搜到《信仰》这部纪录片后看的。可没看多久,就被它深深吸引了,没想到花费2个多小时一口气把它全都看完了。特别是第二集,看得我热血沸腾、心灵涤荡……。学习委员杜义华在ARP中心支部会上如是说。在支部的安排下,全体党员采取了集中和分组的形式观看了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各小组搜集了大家的观后感。

ARP中心支部的绝大多数党员都是70后乃至80后,没有目睹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羸弱,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贫苦和黑暗,没有感受过新中国成立后创业的艰辛,是典型的“改革开放中成长”的一代,虽说党龄也有若干年了,但信仰二字,仍显得那么模糊。看了《信仰》,方才知道这沉甸甸的二字,包含着多少尚且未知的、又需要穷尽一生去追求和探索的,人生的光芒。

这部纪录片,给观影者留下印象最深是那一个个已离我们远去的、和那些普普通通地活在我们身边的坚持信仰的共产党员。这些鲜活的面孔和他们那朴实无华却又可歌可泣的事迹,正如一盏盏明灯,为我们年轻一代的共产党员传递了正能量,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也打开了锁在心底的那座尘封多年的门。门后,是那鲜红的党旗下一个个“共产党人”崇高的形象。

彭湃。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把火”。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田契铺约;一把火,燃起了广大农民翻身革命的希望;一把火,也烧得我们猛回头品味人生真谛。如果说为了生活,彭湃自己就是大地主的儿子,他留洋归来、学业有成,不愁加官晋爵、封妻荫子。可他,却偏偏一把火都烧掉了,只为一个真理:解放劳苦大众,实现共产主义。彭湃的这把火,使我们不禁要重新思考人生意义,虽然现在不一定能完整地诠释,至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生命,除了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以外,应该有更广的深度和更宽的厚度。

张思德。他的肩上永远背着黑黑的木炭。他立下卓越的战功,却甘心做一名班长,甚至连班长也不做了,去烧炭。毛主席在张思德逝世后,深情地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一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为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要轻”。如今,距离张思德逝世已过近70年了,时代变迁,旧貌新颜。而张思德身上的木炭却永远向我们昭示着:无论何时何地,共产党员的全部人生价值在于--为人民服务。

罗广斌,陈然,刘国志等,纪录片中并没有他们的身影,因为他们刚听到解放的喜讯,还没来得及看一眼新中国的曙光,就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被敌人杀害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们依据心中模样亲手制作的“五星红旗”,以及他们那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重庆解放的时候,我们要抬着红旗,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这是多么真挚的情感呵!反思自身,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对党的感情又是如何呢?是不是因为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对党的信任不够坚定了呢?还是因为党内存在不良风气而心灰意冷了呢?如果有这些杂念,莫如再重温一下影片《烈火中的永生》吧。
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科学是没有祖国的,但科学家有祖国,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多少仁人志士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偏偏要回到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祖国。如今,当我们自豪地看着神九飞天电视直播的时候,是否还能记起茫茫的西北大戈壁核试验场上,抛妻舍子、隐姓埋名、整整度过8年单身汉生活的科学家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就在他因核辐射癌细胞扩散无法医治的时候,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我们的工作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打开长春光机所这间实验室的大门,有一台落满灰尘的机器叫做“X线成像望远镜地面测试设备”,它设计生产于1982年。30年后的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今天太空中“神8”飞船装载的光学仪器中最早的地面测试设备,更少有人知道,这个设备见证了一个共产党员蒋筑英同志创新奋斗的故事。

在《信仰》这部纪录片里,通篇都没什么豪言壮语,但看过之后,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点精神从何而来呢?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党员来说,唯有加强学习,熟悉党的历史,才能不断从她那艰苦的、光辉的伟大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而这种信仰的力量,将成为抵御各种风险考验,投身党的事业,为十八大号召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现实的理想而不懈努力。(ARP中心党支部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