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古道 热肠——访门头沟区水峪嘴村有感

2013-10-23 18:12 | 放大 缩小

  门头沟水峪嘴村,扼京西古道北线牛角岭要冲,自古以来就是晋、蒙商人来往京城的必经路途之一。且不说杨八姐在此据险抗辽的传说,也不说乾隆爷御批这里“永不加赋”的恩惠,就这样一个不足600人,曾经揭不开锅,用不起电的穷山村,在村长胡凤才的带领下,如今建设成为了京西一个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这其中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疑问,2013年9月25日,网络中心第十期支部沙龙将活动的触角伸向了这里,来一探究竟。

  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明媚上午,苍翠的妙峰山还在秋日的照耀下泛着沁人心脾的绿。一行20多人经过不长的车程来到了京西古道,斑驳的石路上或深或浅的蹄印诉说着近千年来无数跋涉的历史,无言的“永不加赋”碑亭记载着曾经人们贫穷与挣扎的艰辛。峰回路转,千仞壁立刀砍斧凿,绿树掩映遍地花开。博物馆里记录了村民一路走来的各种不易,沙盘图上描绘出未来气象的万千憧憬。以林彪所建防空洞为基础改造的军事酒吧更是集新奇、浪漫和野性为一体,折射出设计者的智慧和创意。

  接下来我们终于见到了这里的主人——水峪嘴村村党支部书记胡凤才。这是一个声如洪钟、满身黝黑、魁梧粗壮的北方汉子,一昂头精神抖擞,一皱眉不怒自威。点起一支烟,袅袅之中,水峪嘴村的奋斗历程在他的嘴中娓娓道来。1995年以前,村里负债严重,饮水困难,村民发不起工资,欠供电局电费若干以至于被拉闸停电。胡书记临危受命,1995年自掏腰包还上了供电局的债,带领村民开始了“第一次创业”——靠山吃山,恢复采石厂,发展矿山经济。随着经验规模的扩大,村民生活快速走上正轨,村收入一度突破千万。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胡书记敏锐地觉察到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且与门头沟作为西部生态带“涵养保护”的战略发展要求不符,于是主动打报告给区委区政府要求关闭矿山石场。2007年开始的产业转型过程当中,胡书记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制定了四大目标:旅游观光兴村,新产业富村,民主管理治村,精神文明建设强村。围绕这四个目标,胡书记带领村民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第二次创业”——发展旅游观光业和生态农业。如今,令胡书记津津乐道不再是石头、运输,而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京西古道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柿子做成的冰激凌。转型还未成功,胡书记谦虚的这么认为,然而村里拔地而起数十上百栋每户200平的二层小楼,却展示了近年来的发展给村民带来的实惠,让城里来的我们啧啧赞叹,艳羡不已。在发展经济同时,胡书记也不忘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的电声乐队以及秧歌队、腰鼓队,都在村民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问及如何做到的时候,胡书记沉吟半晌,首先提到的还是党性的坚持,党员的信仰,以及为村民谋发展求福利的热心肠。正是这份坚持、这份信仰和这份热忱,支持着胡书记克服各种困难,勇敢且不求回报地走在村民的前头。胡书记在第一次创业过程中积极发展了二三十名党员,如今已经成为村里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当遇到困难,需要党员站出来的时候,”胡书记说,“我就让他们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是胡书记带领村民快速致富的有效手段,共产党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不断践行着自己的信仰和誓言。另外,民主决策,虚心征求老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代表的意见,也帮助胡书记少走了弯路,同时赢得了尊重,树立了权威。

  座谈虽然只进行了短短的一个来小时,但屋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满满的正能量。在走访村民家的时候,一位大婶讲述了这么一个细节:在为大家修桥的过程中,有一个铁架子马上要倒下来,两位村民眼看快扶不住了,胡书记一个箭步冲上去顶住并大喊:“要倒了,快走!”两位村民撤下来,结果胡书记被倒下的铁架子轧折了腿。就是这样一位身先士卒的书记,18年来,不断开拓创新,带领着门头沟的这个小山村一步一步地发展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集体经济模式。这个村的村民们若干年后一定不会忘记,就在这个跨世纪的时代,就在这条斑驳的古道上,有过这么一个真汉子,有过这么一副热心肠。

(撰稿:CNNIC 王朗)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