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推荐并担任监管方,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等20家单位共同申报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基础科学)”成功入选。
国家数据局发布2025 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https://www.nda.gov.cn/sjj/zwgk/tzgg/0716/20250716205501357780564_pc.html)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基础科学)”聚焦多学科交叉科技创新、AI4Science以及产业赋能的典型需求,以数据要素驱动和生态协同创新为核心,围绕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天文空间、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六大科学领域数据应用,形成数据协同加工、数据融合创新、高效供给的高价值应用解决方案,推动多主体共同构建“实名认证-质量评级-价值评估-收益分配-授权管理-争议解决”全链条运营机制,打造数据提供、使用、服务、运营、监管五方协同的生态体系,为基础科学数据的可信流通与融合应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数据要素赋能科技创新,服务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基础科学)”参与建设单位名单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认定的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致力于我国基础学科领域科学数据的高效汇聚、开放共享、多学科交叉融合分析和创新应用,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多个单位共同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长期牵头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工作,与各研究所共同建设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体系,不断创新实践面向多学科多主体的科学数据融合利用技术方案。2021-2024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基础软件栈及系统”,联合6家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发展“融合科学数据网络CoNet”,形成了资源“一张图”,构建了面向科学数据协作任务调度的“一张网”,有效支撑了黄河流域生态价值评估、跨中心卫星数据协同生产、跨天文台星表交叉证认等多项学科交叉应用,上述工作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基础科学)”奠定重要基础。
融合科学数据网络CoNet
责任编辑:郎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