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2025年开放科学云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en Science Clouds 2025,ISOSC 2025)顺利召开。会议由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及“全球开放科学云”国际项目办公室(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ffice, Global Open Science Cloud Initiative, GOSC IPO)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南京大学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会期共计三天,吸引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北美等地近百名代表注册参会。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龙春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期待本次大会有效联通全球开放科学领域的各方参与者,促进跨学科最佳实践的分享,进一步凝聚开放科学云合作共识。
龙春致辞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陈琨山教授指出,全球性科学挑战亟需跨国界的协作共治,期待本次会议能成为开放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推动与会者深入交流、扩大共识,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创新。
陈琨山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聚焦开放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趋势、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及前沿技术、领域应用等核心议题,设立四个分会场并组织多长工作会议。结合全球开放科学云(GOSC)典型案例,会议深入探讨了AI时代转型发展方向,从政策治理、技术平台、跨领域应用等多个维度,剖析了开放科学赋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创新方案与实践路径。
在分会报告环节,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以及与会的国家数据中心代表、重要科研信息基础设施与领域研究人员、高校代表以及GOSC计划全球重点区域合作伙伴,展开了积极而开放的深入交流。
会议现场
责任编辑:郎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