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国家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通过验收

2021-06-29 09:12 | 放大 缩小 |

  近期,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的中国科协国家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通过履约验收。项目通过开展科普重大选题规划,探索互联网+科普创新表达形式,创新科普机制,整合多方传播渠道进行矩阵化、立体化传播,形成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主题清晰、形式多样、适合移动端互联网传播的原创科普作品,成为国家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项目的内容品质和传播效果在国家科普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名列前茅。项目结合国家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前沿成果、社会新闻热点,开展科学解读,创作并传播526个作品,其中,图文401篇,视频125个,时长443分钟,积累科普资源量1176GB。其中,首周观看量超过100万的作品有52个,单个作品最高观看量超过2600万,所有作品在互联网浏览量总计超过3.4亿人次。 

  基于良好的工作基础,项目积极探索科普微生态的建设,厚植科普人才成长沃土。项目参与编制的《2020年科普创作选题指南》,发布科普创作方向,成为互联网科普风向标;开办“科普中国创作学院”,汇聚科技、创作、媒介的力量,为科技工作者和科普自媒体从业者提供科普能力培训;提供从策划、制作到传播的全程支持,为对科普感兴趣的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团队提供实践舞台和具体辅导,助力科普精品的打造;搭建科学传播矩阵,创新“新闻导入、科学解读、率先发声”机制,制造、引领传播热潮,让科学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 

  紧跟新趋势,探索科普直播模式。结合新一代载人飞船发射的事件,策划开展《你有一份从太空寄来的快递待开箱》活动,联合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对从太空回来的飞船上搭载的一个实验箱进行现场开箱直播,2小时累计观看量超过1243万。 

展现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的三维视频《火星,我们来了!》,首周观看量超过2600人次,在央视播出 

 

展现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科普视频《5分钟3D带你看嫦娥五号从发射到返回全过程》,首周观看量超过2400万,在央视播出,部分画面被纪录片《飞吧!嫦娥》采用。 

 

  随着国家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启动,在院科学传播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已连续六年承担中国科协的全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专项,在科普实践中创新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模式,探索出新闻导入、科学解读创作模式,以科学资源为核心,将科普创作与传播渠道无缝对接,打造出一支科普融合创作的轻骑兵突击队,吸引聚拢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紫光阁、百度、腾讯等多家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传播矩阵,产生了突出的融合创作与传播实效。 

  此外,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以科普理念转变带动科普能力提升,积极打造院属科普品牌。从单纯传播科学知识,转变为打造科学家和媒体的连接器,依托中科院的科学资源优势,服务科学家、服务院所科研成果科普转化,以“互联网+”思维引领科学传播方式,打造了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中国科普博览、定位于精英思想跨界交流的公益讲坛格致论道讲坛、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科学大院等科普品牌。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和院官方科普微信号科学大院作为有影响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写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丰富和完善科普宣传载体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中宣发【20174号)强化网络科普宣传部分。通过这些品牌,在重大科学事件中第一时间科普发声,以及图文、视频、漫画、讲演等立体式、全方位的传播,让科学家权威的声音得到了有力的传播,有效满足了公众获取权威科学信息的需求。 

附件下载